發(fā)布時間:2025-09-19 來源:礎潤而雨網作者:似是而非矣
有些人追星追得火热,有些人追星追得离谱。最近,“梦女”“嬷嬷”“泥塑”这些名字一次次登上热搜,背后的故事不仅让人觉得新鲜,还带着一丝荒诞的趣味。你能想象吗?那些被称为“叔圈”的中年男明星,像李乃文、王宝强,居然被粉丝称为“老婆”“宝宝”;而女明星陈文淇、陈都灵甚至成了“梦女文”里的暗恋对象。这种混搭的追星方式,不仅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,甚至成为了年轻人表达自我情感的出口。但别急着觉得荒唐,今天我们就带你看看这些亚文化群体背后的逻辑。从线上到线下,梦女、嬷嬷们的快乐触手可及这些亚文化最初主要存在于网络世界。比如,小红书、微博、Lofter成了“梦女文”和“泥塑图”的集中地。有人写了女明星陈文淇的“梦女文”,一篇题为《我这辈子最擅长的事情是嫉妒文淇》的文章,点赞数轻松突万;还有人在AO3上写胡海泉的“嬷嬷文”,用故事把人带进情感深渊。
但现在,这些亚文化已经从虚拟走向了现实。比如,一些“梦女”玩家不仅在游戏里追求虚拟角色,甚至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“三次元男友”。一个粉丝就表示,她喜欢《恋与深空》里的角色祁煜,甚至为此放弃了现实中的爱情。更离谱的是,她的父母也接受了这个“虚拟女婿”,甚至还会和她一起讨论角色的“性格”。还有一些人通过“梦占”来占卜与角色的感情走向。“梦占”是专门为梦女设计的一种塔罗牌占卜服务,可以预测抽卡成功率、感情进展甚至游戏战斗通关时间。在一些社交平台上,找“梦占师”的帖子比比皆是,价格从几块到几十块不等,俨然形成了一个小型产业链。
至于“嬷嬷”们,则更加热衷于线下互动。胡海泉的演唱会现场,前排全是嬷嬷粉丝,大家一边喊他“宝贝”,一边期待他的每一个撒娇动作。而胡海泉也很配合,甚至曾在舞台上回应:“你们是小妈!”从此,“小妈”成为了他的粉丝专属昵称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追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仰望,而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投射。无论是梦女、嬷嬷还是泥塑,他们追的不是一个真实的人,而是自己心目中的某种理想。正如一位粉丝所说:“我知道我写的梦女文不是真实的她,但她成了我故事里的重要角色,我很感激她。”也许,这才是这些亚文化的意义所在——它们不仅是年轻人追星的新玩法,更是他们探索自我、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。